当前位置: 首页>>52G.APP >>www.yejilu.cim

www.yejilu.cim

添加时间:    

一个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不能一直靠恐吓营销维持,恐吓能瞒着消费者一时,不能瞒着消费者一世,企业应该摒弃一锤子买卖的短视行为,以真诚对待消费者,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,才能在竞争市场取得优势。能否用痛点营销取代恐吓式营销?痛点营销也是当前常用的营销方式之一,而且与恐吓式营销看起来颇为相似。

“保费高,理赔低” 不明真相的车主多北京的贾先生今年6月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,补贴后价格约为16万元。其在某保险公司投保的保单显示,机动车损失险的保额为补贴前的22.2万元,加上第三者责任险,首年保费达5400多元。“我不太懂保险,投保时保险公司没有提醒过我,是按补贴前的车价计算保费的。”贾先生说。

用客户资源云共享模式取代缘故市场对于保险市场开拓来说,缘故市场虽是基础,但营销员真正生存发展的空间却在陌生市场。因此,如何为营销员提供陌生市场资源才是保险市场开拓的痛点所在。此前,行业内有过去中介化和组织扁平化的相关讨论和建议。主要观点是,基于保险科技的应用和发展,包括新产品的互联网化,未来的线上渠道将可能取代线下渠道。但由于当前中国保险产品研发水平相对不足,导致互联网渠道产品供应不足,也就使得互联网渠道能力并没有达到颠覆渠道格局的水平。当前,保险营销的主要渠道还在于线下,保险科技更多的作用还在于展业赋能。

事实上,解决传统保险营销体制中存在的门槛低、销售误导等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。7月5日,在“第四届国际保险节暨2018年度保险名家颁奖盛典”上,太平人寿总经理张可表示,“过去,行业保费高速增长的同时,也出现了不少问题,比较典型的是代理人的大进大出,行业过度依赖人海战术,用高佣金、低门槛的方式增员。尤其是前几年,行业增员率超过了70%,但脱落率也在50%上下。”

恐吓式营销的“毒”,踩了多少红线首先,如前所述,恐吓式营销中的部分内容为虚假宣传,涉嫌欺骗消费者。我们可以梳理保险恐吓式营销的一些经典内容。一类是出现在保监处罚中的行为,包括炒停、涨价等已经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,另一类是只出现在自媒体还未被处罚的行为,包括各种天灾人祸的渲染报道。

7月23日下午,运营近7年的信融财富在官网宣布退出P2P业务并启动良性清退。据其公告,自2018年6月起整个P2P行业出现非常严重的行业性危机,在2019年行业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。因此,信融财富根据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《深圳市网络借贷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》的政策要求,决定良性退出P2P行业,自7月23日起,正式启动良性退出工作。

随机推荐